学院官网在线捐赠教育发展基金会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乘改革潮 走高职路 育栋梁才 筑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8-12-19 09:26:44 发布者:admin 浏览次数:2147483647次


深职院二十周年校庆暨“协同育人与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国际高端论坛圆满举行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在致辞中对深职院20年的办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党委书记、校长刘洪一致开幕词

4月26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周年校庆暨“协同育人与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国际高端论坛在音乐厅隆重举行。3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协同育人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展开热烈研讨,共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新发展。

作为我校20周年校庆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本次论坛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我校联合主办。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席李进,香港职业训练局执行总干事尤曾家丽,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殿利,教育部职教所高职研究中心主任姜大源,加拿大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校长大卫?罗斯,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副司长王冀生,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胡显章,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万敏等专家、领导出席开幕式。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境内外82所高校,22个行业企业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行业企业代表。

刘洪一阐述职业教育与中国梦

开幕式上,党委书记、校长刘洪一致开幕辞。他代表学校向莅临开幕式和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以《职业教育与中国梦》为题,联系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从人才培养、综合实力、理念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学校20年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刘洪一表示,历史总有一些时刻相似而又不同寻常,小平南巡讲话20年后,在构筑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任务艰巨、使命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职业教育的梦。梦在心中,路在脚下,道路决定命运,实干决定成败。改革创新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道路,也是深职院未来发展的天然使命和不二选择。要让梦想成真,就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教育自觉、创新自觉推进“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的系统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学校办学成就赢得各界广泛赞誉

李进在致辞中指出,推进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深职院在建校20周年之际能举办以“协同育人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必将进一步深化国内以及国际高职教育界的交流合作,促进政校行企开放联动与协同育人向更高层次、更新领域拓展。于殿利、大卫·罗斯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深职院20周年校庆的热烈祝贺,我校校友会会长、西丰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勇也表达了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

吴以环在致辞中对深职院20年来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对学校领导和老师多年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她还表示深圳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高职院校探索协同育人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魏中林在讲话中指出,本次论坛讨论的主题与广东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吻合,希望广东省各兄弟院校能够不断推进共识,认真学习国内外同仁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深化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国内外专家专题报告观点新颖

围绕大会主题,10位国内外重量级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讲演。余东升教授代替杨叔子院士作《圆中国梦育职业人》的报告。刘洪一校长结合深职院20年发展当中存在的人才质量和育人机制两方面的问题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三大偏差,提出通过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建立协同育人制度体系、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和构建开放、合作、共享的平台来进行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副校长罗伊娜?库茨女士、香港职业训练局执行总干事尤曾家丽女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俞涛教授等嘉宾,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演讲。专家观点新颖、精辟入理,集中体现了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协同育人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论坛沙龙上,瑞士南方应用技术大学可持续创新计算机集成制造学院院长、资深教授伯乐,大庆职业学院校长王志恒、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连绪等7位高职院校领导针对“产业升级社会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战略”、“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和模式”、“高职院校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三个议题竞相发言,探讨高职教育协同育人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和新方法,为政校行企开放联动与协同育人向更高层次、更新领域拓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党委宣传部李 楠)